400-996-1215

    服务热线(早9:00-晚23:00)
    首页 >  心理资讯 >  心理咨询

    做人哪有不疯的?聊聊当代人的“发疯文学”

    2023-08-221770次阅读

    最近,在朋友圈看到受疫情荼毒最深的一届大学生也即将毕业。
     

     

    毋庸置疑,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,他们经历了最不同寻常的校园生活。

     

    疫情带来的失序感,以及封校带来的脱节感,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精神焦虑。

     

    面对现实带来的压力,当代年轻人开始用一种夸张、戏谑的方式进行宣泄——简称“发疯文学”

    图源:微博@语文指挥中心

     

    01

    “发疯文学”是什么?

     

    所谓发疯,顾名思义,就是不理智、没有逻辑、反常态。

     

    发疯文学则是通过一些毫无逻辑、没有意义,但情绪感染力极强的言语或行为,达到宣泄情绪、解放天性的目的。

     

    当代年轻人的“发疯文学” be like:

     

    “疯言疯语”——

     

    养纸片狗——

     

     

    图源:小红书@小饼干清醒了

     

    集体爬行——

     

    图源:小红书@捌.

     

    从中可看出年轻人的精神状态——“应疯尽疯”。

     

    人们如此合理地用发疯强调自己的存在,通过各种各样的发疯行为进行自我纾解和彼此联结。

     

    在这场言行狂欢当中,“发疯”已经不再是一种“脚趾抠地”的尴尬和羞耻,而是现代人在压力和焦虑的夹缝中勉力生存的情绪出口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02

    退行的防御机制

     

    必须承认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压力,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应对方式。

     

    所谓的“发疯文学”,正是当代年轻人应对压力的自我排解方法。

     

    面对一个既追求效率、又要求“情绪稳定”的社会,任何的情绪出口似乎都被堵死了。

     

    那能怎么办?只有靠“装疯卖傻”暂时过一把瘾。

     

    脱下生而为人的包袱,释放被文明驯化的灵魂。

     

    说平时不敢说的话,做平时无法做的事,这种精神返祖的野性,让大部分人都感到痛快。

     

    于是乎,沉迷于“发疯”的人发现,什么正念冥想,什么心理咨询,都不如疯狂输出无意义言语来得过瘾。

     

    若依据精神分析的观点,所谓的“发疯”,其实就是启用了一种退行的防御机制。

     

    我们的身体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外来环境的伤害,那么,我们的心灵呢?

     

    精神分析认为,当面临挫折或其他紧张情境时,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不安,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,我们会采取一定的防御机制。

     

   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就是保护我们心灵的防线。

     

    退行就是其中的一种防御机制。它是指人们的行为发生倒退,采用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方式来应对压力情境,从而降低自己的焦虑感。

     

    比如失恋之后,有些人习惯于躲起来,蒙头大睡,好像回到了母亲子宫中一样,用类似的姿势疗伤自愈。

     

    每一个人可能都会经历这种退行情况,最常见的如咬笔头、吃零食,这都是暂时退行到口欲期(弗洛伊德人格发展五阶段中的第一阶段)的表现,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内心的压力。

    我们常说,现在是“内卷”时代,“精神内耗”严重。

     

    当代年轻人的发疯,则更像是通过退行的防御方式,对“内卷”和“精神内耗”所进行的一种反叛。

     

    正如爬行一族所说的:“与其内耗自己,不如外耗别人。”

     

    虽然退行是对现实的暂时性逃避,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建设。

     

    在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难题之前,不妨先松松那根绷紧已久的弦。

     

    适当地“发疯”一下,也是为了收拾情绪,养足精神,更好地前行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03

    以无意义抵抗无意义

     

    北京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老师曾提到一种病,名为“空心病”

     

    得了这种病的人,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,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。

     

    反观现下,所谓的“空心病”患者越来越多。

     

    一个人活着,好像就必须要给自己一个说法,一些可以活下去的动力,否则就如同行尸走肉。

     

    在没有找到这种意义感之前,当代年轻人的“发疯”,其实是选择了以一种无意义,去抵抗另一种过于庞大、无力挣脱的无意义。

     

    但归根结底,意义是由我们自己赋予的。

     

    农民或许认为诗人写诗的意义不大,而诗人或许认为从政之人向上爬的意义不大。

     

    有人认为子女有出息就是自己活着的意义,也有人认为努力赚钱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活着的意义……

     

    总之,如果要应对无意义感,我们就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想法,想要什么,不想要什么。

     

    在成为自己的路上,意义感就会渐渐生长出来。

     

   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欧文·亚隆在《推荐几个网赌网站》中所说:“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,治疗的答案就是参与。”

     

    不管是组建家庭,还是参与社会生活,总之,去发现、去创造、去建设,去真诚的实践,去完成自己伟大的人生。

     

    如果行动是打败焦虑的办法,那么参与和体验就是破除空虚的手段。

     

    人生很短暂,偶尔疯狂也是难能可贵。就让本我在疯狂中小憩,用超我去强大心灵、构建意义,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。

    好消息!扫码预约心理咨询,备注:公众号来访者,将免费赠送一次心理测评,并享受特惠价格哦~

    心理咨询